在线留言 收藏盈辉 | 网站地图 欢迎来到佛山市盈辉作物科学有限公司官网!

全国咨询热线 400-836-9718

杀菌剂代理

玉米大斑病怎么防治?

本文来源: 佛山市盈辉作物科学有限公司 责任编辑: 发布日期:2020-11-04

在玉米的生长过程中,很容易发生各种病害,其中玉米大斑病是十分常见的病害之一,一旦发生,会对玉米的生产造成不利的影响。

玉米大斑病是由大斑病菌引发的,此菌无性世代为大斑病长蠕孢,发病后主要对玉米的叶片产生侵害,发病后期对于玉米的叶鞘和苞叶都会产生危害。一般由植株下部开始危害,然后向上逐渐扩展,最后导致整株叶片受损。斑状呈梭形,以灰褐色和黄褐色为主,宽 1 厘米左右,长 8 cm左右,多个斑块会连成一片,导致叶片大面积枯斑,严重染病植株会呈枯焦状。在连雨天的时候,斑块上会出现灰黑色霉层,这主要是由于病原孢子大量分生而造成的,发病后植株叶片失去光合作用功能,难以保证植株的正常生长,严重时会导致植株枯死,造成大面积减产。

玉米大斑病

该病发病因素与土壤肥力、气候、品种和栽培制度有关。

 

1.土壤肥力的影响

土壤肥力对于大斑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,一些土壤肥力较低的田地,会导致玉米的生长发育不良,对于病害的抵抗力降低,易发生大斑病。在生产过程中,要对土壤进行测土培肥,补足氮和钾,提高土壤肥力,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植株的长势,提高抗病能力,减轻发病程度。

 

2.不良气候条件

在玉米的生长过程中,如果遇到温度较低、气候冷凉加上连雨天气,湿度较大则极易发生大斑病,因为这样的气候条件利于大斑病原菌的孢子分生,利于病害的传播。

 

3.品种抗病性的差异

不同的品种对于大斑病的抗性是不同的,在实际生长中,要尽可能使用抗病性强的品种,不要一味地追求产量而使用不具备抗性的品种,因为感病的自交系及感病品种会导致整片田块大斑病的流行,一旦大面积暴发,其损失不可估量。

 

4.耕作栽培制度的影响

由于玉米大斑病的病菌会以菌丝及孢子形式残存在病残株上,可以越冬第二年发病,许多农户在玉米收获环节,只把玉米穗收获,植株则弃于田中,有的连秆收获,但是一些玉米残茬及病叶仍会留在田中,这样大量的病残体会成为大斑病的传染源头。

 

防治对策

1.在品种选择上,要把抗病性作为第一指标来考虑,同时也要注意不同品种的合理搭配,避免品种过于单一,要用不同品种进行轮换组合种植。

 

2.改善耕作方式,科学进行轮作,实行宽窄行种植,提高田间的通透性,采取高低搭配种植,改善通风、增加光照,促进玉米健壮生长。对土壤进行测土培肥,根据玉米的生长需要科学施肥,加强田间管理,保证水肥供应,促进植株长势,提高自身的抗病力。玉米收获后,要及时清理田间的玉米秆,将病残体清除出田间,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进行秋后深耕,把秸秆粉碎后直接还田,减少病菌越冬的机会,避免第二年发病。

 

3.发病初期,可以先摘除植株底部病叶,然后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,减少再次侵染的菌源,根据病情再喷施药剂。

 

相关文章

联系佛山市盈辉作物科学有限公司

400-836-9718